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网络首发

网络首发

硫自养-异养反硝化深度脱氮系统构建及电子分配特征研究

收稿日期:2025-08-11 修回日期:2025-09-11 接受日期:2025-09-13

DOI:10.20078/j.eep.20250908

摘要:针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需求,构建了一种分段式硫自养-异养反硝化协同系统,探究了不同耦合顺序对脱氮效能和N2O排放的影响,并解析了系统中电子分配的特征。结果表明,硫自养反硝化前置的协同系统(R1)实现了硫自养段硝酸盐高效还原(去除率... 展开+
摘要:针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脱氮的需求,构建了一种分段式硫自养-异养反硝化协同系统,探究了不同耦合顺序对脱氮效能和N2O排放的影响,并解析了系统中电子分配的特征。结果表明,硫自养反硝化前置的协同系统(R1)实现了硫自养段硝酸盐高效还原(去除率>75%)和亚硝酸盐累积(6~8 mg/L),随后异养段进一步深度去除剩余氮基质,使最终出水总氮浓度降至4~5 mg/L,去除率达75.5%。相比之下,异养反硝化前置的协同系统(R2)中并未发现明显的反硝化中间产物累积。同时,R1系统的N2O排放因子仅为0.12%,显著低于R2系统的0.64%。进一步的批次实验表明,R1系统中硫自养段电子优先分配给硝酸盐还原酶(NAR占比45.36%),而异养段电子更多流向反硝化下游酶(NIR、NOR和NOS),这可能促进了N2O的还原去除。2个系统中的功能微生物组成较为相似,硫自养段均以硫杆菌属(Thiobacillus,54.25%~69.00%)为主导,异养段则为伯克霍尔德菌科(Burkholderiaceae,15.82%~24.21%)和陶厄氏菌属(Thauera,5.87%~16.45%)占优势。本研究为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高效深度脱氮与N2O控制提供了新思路。 收起-

作者:

  • 朱健1
  • 刘淑怡2,3
  • 丁新春2
  • 卞小锋4
  • 李嘉晨1
  • 黄开龙2,5
  • 王德朋2,*
  • 张徐祥2,*

作者简介

第一作者:朱健(1982—)男,江苏昆山人,高级工程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。E-mail:32967319@qq.com
通讯作者:王德朋(1991—),男,山东聊城人,副研究员,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技术与微生物学调控研究。E-mail:dpwang@nju.edu.cn
张徐祥(1978—),男,安徽天长人,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环境高风险污染物识别与控制理论、技术与装备。E-mail:zhangxx@nju.edu.cn

单位

  • 1.上海市净化技术装备成套有限公司
  • 2.南京大学 环境学院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绿色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
  • 3.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
  • 4.亚同环保水处理江阴有限公司
  • 5.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

关键字

  • 硫自养反硝化
  • 异养反硝化
  • 电子分配
  • 氧化亚氮
  • 群落结构

基金项目

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(BE2022861);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(52100068); 上海市机械设备成套(集团)有限公司应用性研究类资助项目(2023RD-06)

引用格式

朱健, 刘淑怡, 丁新春, 卞小锋, 李嘉晨, 黄开龙, 王德朋, 张徐祥. 硫自养-异养反硝化深度脱氮系统构建及电子分配特征研究[J/OL]. 能源环境保护: 1-11[2025-09-25].https://doi.org/10.20078/j.eep.20250908.

ZHU Jian, LIU Shuyi, DING Xinchun, BIAN Xiaofeng, LI Jiachen, HUANG Kailong, WANG Depeng, ZHANG Xuxiang. Construction and Electr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lfur Autotrophic-Hete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System for Advanced Nitrogen Removal[J/OL].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: 1-11[2025-09-25].https://doi.org/10.20078/j.eep.20250908.

相关论文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拱秀路288号煤科大厦
邮编:311201
编辑部电话:0571-82989702;19558121964
编辑部邮箱:office@eep1987.com
网站版权©《能源环境保护》编辑部  浙ICP备06000902号-4